一、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分論壇簡介
復旦大學第四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暨2019年度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由復旦大學主辦,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分論壇由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承辦。本論壇旨在為交叉學科領域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代建學術交流平臺。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我校"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和"超級博士后"計劃的實施匯聚全球英才。誠摯邀請具有數學、計算機、認知/臨床神經科學、心理學、神經影像、生物信息、物理、電子信息等背景青年科學家參加本論壇!
時間地點
2019年12月26日-27日在復旦大學舉行
二、申請條件
青年人才:
1、年齡不超過40周歲(人文社科不超過45周歲);
2、具有海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
3、在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取得一定成績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
超級博士后: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即將獲得博士學位或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
3、海(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或學科排名前100名的優秀博士/博士生;國內C9高校或教育部學科評估A+學科的優秀博士/博士生;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博士生。
三、申請方式
請于2019年11月24日前登錄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網站http://ghforum.fudan.edu.cn/,在"參會申請"欄目中按流程完成網上報名。學校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核后,于2019年12月4日前通過郵件向審核通過人員發送邀請函。
四、相關費用
受邀學者論壇期間食宿由學校統一安排,并提供交通補貼。
五、日程安排
日期 |
時間 |
日程 |
12月25日 |
全天 |
報到 |
12月26日 |
上午 |
開幕式及主論壇專題報告會 |
下午 |
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各分論壇按學科領域組織相關學科帶頭人及受邀青年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
|
12月27日 |
全天 |
人才洽談會,各院系對接有意向的受邀青年學者,組織參觀座談、交流洽談等 |
六、聯系我們
1、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王老師 +86-21-55665563
呂老師 +86-21-65648171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2、校人才工作辦公室
青年人才:
任老師:021-65654795
張老師:021-55664593
超級博士后:
魏老師:021-65643992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七、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介紹
官方網址:https://istbi.fudan.edu.cn/
"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是復旦大學在十三•五期間提出的科技發展戰略方針。2015年3月,為更好踐行這一使命,切實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新興學科發展和前沿技術培育,服務國家智能產業發展需求和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戰略目標,復旦大學成立了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作為復旦大學跨學科國際化研究中心的先行者和試驗田,研究院以復旦大學雄厚的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綜合優勢為基礎,以計算神經科學為橋梁,交叉融合、聚力創新,開展大腦機制解析、類腦智能算法、新藥智能研發、腦疾病智能診療、通用智能等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研究院擁有一支學養深厚、視野開闊、思想活躍的跨學科國際化研究團隊,其中教授/研究員21名,包括2013年諾獎獲得者Michael Levitt、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Brain獎(神經科學最大獎)獲得者Trevor Robbins等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等國外院士4名、"長江特聘教授"2名、國家"973"計劃及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8名以及一大批優秀的海外青年研究員、工程技術人員等60多名。
研究院積極發起和參與國際科學合作計劃,目前已與包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等20余所國際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究伙伴關系;同時,吸引了全球130多位腦與類腦研究著名國際學者參與各個層次的研究合作計劃和項目。研究院建立了"復旦大學類腦研究院科大智能機器人國際交流基金",用于支持類腦智能、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國際交流學生。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共建了"復旦-KCL群體神經科學中心",由Michael Levitt教授作為負責人籌建"計算結構生物學中心",由Trevor Robbins教授作為負責人籌建"認知神經科學中心"。2018年1月,研究院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聯合申請的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111創新引智基地獲批成立,建立了從青年科研工作者、頂尖科學家團隊、國際合作平臺到國際一流大學的多層級國際合作模式。
研究院探索打通科技與產業全鏈條創新合作機制,通過與10多個企業、30多家醫院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中心和聯合研究項目與課題等方式,充分發揮高校培養和儲備高端人才、發現和培育前沿技術的綜合優勢,推動產學研醫用源頭創新與合作。
2018年,研究院擬領銜承擔上海市全球科創中心8.4億級重大專項"腦與類腦智能基礎應用轉化研究"。以此為契機,研究院將通過探索科研與管理機制創新、推動基礎條件建設、招聘和引進優秀科研人才、開展國際高水平學術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創造國際一流的學術氛圍和研究條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類腦智能與產業應用融合發展的前沿科技創新中心!
Introduction to Forum
Young Scholars are the fu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Fudan-Guanghua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aims to creat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for global young talented scholars of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to discuss cutting-edge research spotlights, to resolve frontier academic problems and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mong distinct disciplines. The Forum also offers young scholars a taste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a package of know-how for research in China, specifically at Fudan University. It would eventually foster the "Extraordinary 2025" Elite Project and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to help attract from world-wide young researchers to work at Fudan University.
Forum Setup
Fudan-Guanghua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composes of 1 main forum and 27sub-forums, which will be held from Dec. 26th -27th, 2019. The Sub-Forum of Data Science will be held from Dec.14th -15th, 2019.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aculties
1. Age below 40 (45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 Hold PhD degree from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universities;
3. Ha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great potentials in specific research area.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1. Age is preferred under 35 years old;
2. Ph.D. candidate or certificated Ph.D. degree within 3 years generally;
3. Outstanding Ph.D. candidate or Ph.D. holder from the top 100 universities or disciplines ranked in the top 100 worldwide (2019 U.S. News, QS, TIMES and ARWU); Outstanding Ph.D. candidate and Ph.D. holder from C9 League universities in China or from the A+ subjects of discipline assessment (2018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Other candidates for Ph.D. or Ph.D. holder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Procedure
1. Visit http://ghforum.fudan.edu.cn/ and choose "Application" to complete your application online before Nov.24th, 2019.
2. Qualified applicants will receive official invitation letter via E-mail before Dec. 4th, 2019,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rum.
Schedule
Date |
Time |
Agenda |
2019.12.25 |
All day |
Registration |
2019.12.26 |
Morning |
Opening ceremony & Invited lectures |
Afternoon |
Lectures and discussions between young scholars and directors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s in each sub-forum |
|
2019.12.27 |
All day |
Detailed communications on advanced supporting policies directly between departments and young scholars |
Accommodation, meals and travel allowance will be provided by Fudan University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Contact us
1.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Ms. Wang: +86-21-55665563
Ms. Lv:+86-21-65648171
2. Talent Affairs Office/Human Resources Office
Faculties:
Ms. Ren: +86-21-65654795
Ms. Zhang: +86-21-55664593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Mr. Wei: +86-21-65643992
E-mail: [email protected]
卿云聚,俊乂集
復旦大學始創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 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并。目前,學校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2017年,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確立了27個"雙一流"建設學科,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目前,復旦大學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院17家(包括附屬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兒科醫院、婦產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腫瘤醫院等)。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3623人,研究生22610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陸港澳臺生),留學生3672人。我校在職在編教學科研人員3151人(含正高級1281人,副高級1254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47人。
復旦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4位,位列國內高校第3位。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復旦進入ESI世界前1%的學科領域數19個,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2名(并列),其中,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全球1‰。
查看次數:次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Copyright © 2007-2019 高校人才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信息:粵ICP備13048400號-2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04138號
客戶咨詢電話:020-85611139 QQ:2881224183 郵箱:[email protected]
高校人才網——國內訪問量、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